:::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讓孩子擁有實踐夢想的權利

分享到Facebook(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Line(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微博(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微信(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twitter(另開新視窗)  

Rann是協會柬埔寨兒童資助計畫的受助童,今年她從12年級(高三)畢業。順利從柬埔寨兒童資助計畫結案後,她目前在台灣希望之芽協會暹粒分會擔任實習生。協會提供她電腦、英文、中文的在職培訓,也讓她跟著協會柬籍同仁參與專案的執行、家庭訪視。現在的她,除了忙於協會實習生的工作,她也正在準備小學老師的考試,她的夢想是可以在小學當老師,把她所學的知識教給更多的學生。

時間回朔到七年前,當時協會收到當地村長提供的貧戶名單,協會依照貧戶級別去到家庭訪視,當時是一級貧戶的Rann是協會優先訪視名單。記得初到Rann家訪視時,她們家的房屋是當地另一個NGO幫忙他們蓋的,屋內沒有什麼東西。家中主要的經濟來源就是單靠父親種菜,兩個月的收入大約20-25美元;每年家裡農田的稻米收割大概有3-4袋米的產量,勉強只能提供家庭的溫飽。母親則是照顧兩個年幼的弟弟,所以無法外出工作。Rann是長女,當時的她已經14歲,才就讀小學五年級。經協會社工員訪視瞭解,因為在更早之前父母實在沒有能力再額外負擔學校需要的文具用品、制服等相關開銷,才會一直讓孩子就學的時間往後延期,直到10歲才讓Rann去上小學一年級。那時Rann上課的制服及文具也都是鄰居孩子畢業後用舊留下來給她的。

初識Rann時她是一位非常靦腆嬌羞的大女孩,訪視時坐在父母的身旁,臉上總掛著微笑,也許是家中孩子的老大,要撐起的壓力也相對的大,除了父母期待她的好好唸書之外,在課後及放假時間也都要幫忙工作,但是他仍然抓緊時間複習課業,在學校的成績一直保持水準之上(班上55位,通常排名第5名-第9名),當時社工員問她:「妳希望妳未來可以做什麼工作?」她那圓滾滾的大眼睛非常篤定的告訴社工員:「她想當小學老師。」好奇的問了為什麼?

她說:「去學校上課時候老師很厲害,我們不懂的問題只要問老師,老師都會替我們解答;而且這份工作除了可以把知識教給學生,薪水相對的也比種菜來的好,我也想要讓爸爸媽媽可以有更好的日子,所以我想當老師。」

協會資助Rann七年來,一路上陪著她成長。起初靦腆害羞的她,總是在社區服務大集合時排在最後面,小小聲的說話,隨著年紀的增長,以及協會柬籍同仁的鼓勵,開始當資助區域的小班長,協助通知其他受助童來領米領蛋的時間或者其他活動參與的時間;也在每次的義診團中都擔任小幫手,更積極參加協會開辦的藝術班、英文班及國際志工活動,這幾年下來她蛻變一位勇敢表現自我的女孩,是協會得力的小助手。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在去年年初時,她參與協會政大國際志工團隊的活動,結束後她代表當地學生群回饋給政大國際志工,她有條理的分享參與活動的過程與收穫,真摯的表達也讓這群大學志工都哭成淚人兒。

在柬埔寨當地,和Rann相似家庭背景的孩子非常多,但是真正可以完成12年級學業的學生非常少。協會在柬埔寨深耕近十年來,Rann是第一位順利完成12年級學業的受助童。在當地很多時候給予的資助仍然抵不過家庭面對的現實壓力。往往在受助童9年級以上最容易中輟。這個年紀的孩子,大多數的家長認為已經有賺錢的能力了,如果去農田幫忙工作,一天可以賺個2-3美元,如果去遠一點的地方幫忙搬磚頭一天也有5美元的收入,與其把時間耗在學校上課,還不如開始工作賺錢比較實在;還有更多的孩子在這個年紀會到邊境或者泰國打黑工,因為想要賺取更高的收入而冒著危險去工作。就像很多受助的家庭家長常協會社工員說:「孩子去學校上課不僅不能賺錢,又要負擔費用,如果升上7年級後就需要繳補習費,但是如果他們去工作,除了不用花錢還能賺錢幫助家裡,為什麼要到學校上課?」這確實是在柬埔寨偏鄉最真實也最實際的寫照,沒有對錯,但確實是他們每天面臨最實際的三餐溫飽問題。

但是非常開心Rann和她的父母堅持到最後,讓她完成學業,現在也在協會繼續學習新的技能同時也能賺取收入協助家裡開銷以及準備小學老師考試。這幾年來Rann的家庭經濟狀況也漸漸好轉,兩個弟弟也都到學校上課,父母也都能外出工作,在新年度柬埔寨政府重新評估貧戶卡的資格,Rann的家庭不再符合領貧戶卡的資格,已經脫貧。現在的她努力實踐自己的夢想,也身體力行的加入協會回饋更多偏鄉的孩子,我們也期待不久將來,可以看見Rann順利考上小學老師,繼續延續教育的種籽,用自己的故事影響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