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聽我說』那城鄉溝,不是幾天幾眼就能望穿

分享到Facebook(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Line(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微博(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微信(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twitter(另開新視窗)  

文.圖|李瑞珠


在柬埔寨,偏鄉孩子與都市孩子所擁有的資源,有著深不見底的鴻溝。
 
在都市,你感覺不到吃顆蛋、吃頓飯有什麼困難,都市孩子可以吃到各式各樣的食物,偏鄉孩子求個溫飽就是小確幸;都市孩子玩著3C產品,偏鄉孩子玩著就地取材的創意玩具。
 
在柬這半年,我待在Local NGO實習、觀察及紀錄著。柬埔寨發展組織(Khmer Akphiwat Khmer Organization, 簡稱KAKO),組織的其中一個計劃是兒童資助計畫,資助101位來自波克縣(Puok)中21個村落的貧戶孩子,每個月提供孩子大米及水煮鴨蛋補充蛋白質,每學期提供文具、制服、生活用品等,減輕貧戶家庭的經濟負擔,阿詹(計畫經理)每個月親自下鄉記錄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成果及衛生習慣的養成。
 
家長們帶著孩子們依約定,每個月分三處集中在約定地點中內等待,阿詹很貼心的準備了胡椒鹽及水,除了讓孩子吃起蛋來能更津津有味,也幫助他們順利吞嚥。
 
「鄉下不是有養雞鴨嗎? 那蛋去哪了?」
 
「呵,賣去市場啦!對於每日得跟生存搏鬥的貧戶來說,只要是能拿來賣錢的,哪管的了營養,吃飽比營養重要多了!雞、鴨、豬⋯⋯等經濟動物也都是這樣的道理。所以,大米對貧戶來說多麼重要,至少在沒有其他菜餚下,飯能最先讓人們飽足。」
 
我知道,有許多國內外組織在推兒童資助計畫。我知道,這很重要,但看著組織拮据的經費、有限的人力,心底也有另外一個聲音響起。
 
「是不是人才培力會比較長久些,成效也會比較容易評估? 」
 
問到這,阿詹別有深意的笑說:「很多人都想摘結好的果子,因為容易多了!但如果從根就開始長不好,怎麼會結出香甜的果子呢?」
 
又是個當頭棒喝。嗯,對吼。
看一件事情要從不同的多視角去解讀。
  
就這樣,三個月過去。
 
「你覺得影響村落孩子能不能、願不願意上學有什麼原因??」三個月後,阿詹想知道我的觀察到哪了。
 
「嗯,經濟、交通、距離、老師素質、老師的態度、孩子的態度、家庭的態度、學校環境⋯⋯應該還有孩子的『身心狀態。』吧」
 
過去,我總以為是「經濟」因素,也就是比較容易想像的「沒錢上學」。事實證明,這是一個多方原因的循環圈。
 
「一個處於不良營養狀態的孩子,學習成效、上學意願及專注度也會受到影響。」
 
組織是一個介面與橋樑,所有的一切努力,為了就是讓家長安心送孩子去上學, 也讓孩子本身願意去上學,看見孩子在受教育後的轉變,讓知識能成為翻轉未來的推手,現在,已經有2位女孩成功從高中12 年級的大考中畢業,目前已經唸到大學了⋯⋯只要他們願意念書且至少有60%以上的成績,即便這個計畫已經好一段時間沒有人事費了,兩位老人家也願意為「願意幫助自己的孩子」與資助人拚搏,盡一切努力,親自執行所有細節。
 
PS.這101位孩子的資助者,有40位來自台灣,60位來自泰國 PCF 基金會,目前只知道兩年內有經費,未來是否能夠持續,一切都是未知數。
 
寫於2017/6/15
------------------------------------------
 
後記 : 在柬埔寨,可以嗅到繁華光景的氣味,也可以觸摸到簡單樸實的鄉村生活,30分鐘以上的車程間,轉眼,就是不同的世界。
 
因為外資的大量湧入與觀光業、服務業⋯⋯等的發展,如果你曾見識過搭著高鐵速度成長的大城風貌,驚嘆於小看了這塊土地的同時,也別忘了,在沒有柏油路的那頭及城市邊緣,還有許多在生存線上搏鬥的村落人民。
 
這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景,On Line。

本文授權自 Symbodia|柬式符號
粉絲專頁 www.facebook.com/symbo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