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09 我在暹粒,不遺餘力 】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 楊善德同學

分享到Facebook(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Line(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微博(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微信(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twitter(另開新視窗)  

義診的目的是什麼?
大家都說這是一件有意義的事,何謂有意義?
為的是幫助他人,又或者只是滿足自己內心的成就感?

台灣希望之芽協會柬埔寨的園區位於暹粒省大吳哥縣的偏鄉,進去園區的唯一道路是坑坑疤疤的泥巴路,路面滿滿的坑洞、積水,坐在車上的感受猶如泛舟,更堪比海盜船,晃到不行,甚至其中一段路還得下車步行。

一到園區,已經有將近一百位村民等著看診,我們快速整理物資、設置牙科器材,便開始一連串的看診,不過畢竟對牙科器材、義診流程都還不太熟悉,所以第一天有點小混亂。

這次被分配到牙科拔牙組,在一次次跟醫生配合之下,大致瞭解了每個器械的名詞、用途,並能快速地拿給醫生正確的牙科器械;學會判斷各種牙齒的狀況,如牙周病、缺牙、殘根、膿疱、發炎、麻醉...也學到了要如何去處理,雖然不是學得非常專業,但至少對各種情況都有了初步的認識和瞭解。

其實看診並不是像我們想像中那麼嚴肅。四天下來,跟醫生聊了許多未來的方向、醫科相關的問題、拔牙的小技巧跟基本的判斷,也閒話家常的輕鬆聊天,讓整個拔牙的過程是相當輕鬆的。除了器械之外,也學著如何開藥、每顆牙齒的代號、每個動作的表示方式。甚至是開藥,如Postan是止痛藥、Aclantate 是消炎藥...以及什麼情況的病人需要開多少劑量、吃幾天等。這滿滿的知識都是平常聽不到的!

除了「學識」上的充實,「心理」上也有了好多特別的感受,義診的第三天我們前往更偏遠的學校,正值雨季的柬埔寨,鄉村道路被沖刷成泥濘及一坑坑比前兩天都還大的破洞,坐上傳統貨車臨時用木板拼裝而成的板凳,一路晃了兩個小時終於到達小學。簡陋的教室就是那天的診間,幾張桌椅就拼湊成了診療台,在高溫、悶熱天氣及簡陋設備的環境下,醫師與志工們仍充滿鬥志,從眼神中都能看出每一位夥伴那真摯的眼神,空氣中更是繚繞著熱血的氛圍,稍微抬頭看看四周,真的能感受到那種大家為了一個目標共同努力的拚勁,心裡頭好熱血啊!無論背有多濕,腰有多酸,就是要讓眼前這群迫不及待要讓醫師看病的村民們接受到最即時的治療。

這四天的義診,我在牙科的部分發現幾乎有99%的問題來自於平時保健知識的缺乏及沒在照顧牙齒的情況下而造成的蛀蝕和牙周病。從這些病例中也看出了衛教宣導(所謂提前預防)的重要性,更提醒了我活在物資充沛和完善的醫療環境下,真的要珍惜並好好把握當前的資源,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及定期檢查牙齒。

此趟義診還有一件令人難忘的特別經驗,不知道該歡喜還是該憂愁?
最後一天,不曉得是吃到骯髒的食物還是義診時自己沒注意衛生,從起床開始拉肚子、發燒,自己吞了止痛藥後也沒得到改善,不幸中的大幸莫過於身邊有一個行走的醫院!

真的很感動在第一時間就有那麼多位醫師的幫助。雖然心裡感到一絲愧疚,因為造成他們額外的工作量。不過我也因此深深感受到「醫者仁心」一詞,醫師們馬上就有對應的藥物可以提供給我,以及大家滿滿的關心,更別說回到台灣後還有阿福醫師、家醫科孟瑜醫師、腦神經內科鍾紀培醫師滿滿的關心、醫療知識的分享,以及說不完的閒話家常。

這趟「愛無國界」,讓我大開眼界看到了柬埔寨偏鄉的資訊、交通...各項不便利,更看到了台灣人們心中的那份同理與無私。

如果要我給義診定義,那麼我會說那個字是「善」。

———— 2019.09  我在暹粒,不遺餘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