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大學國際志工社

分享到Facebook(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Line(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微博(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微信(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twitter(另開新視窗)  

       政治大學國際志工社(NCCU IVA)創立於2007年12月,提供了本地學生和外籍生一個服務交流的平臺,希望藉由國際服務來拓展自己的國際視野,同時也培養對於社會的關心及服務的熱忱。

        國際志工社從2013年開始,經由希望之芽協會的牽線,成立服務隊至柬埔寨暹粒市服務。今年是他們第五年前往至柬埔寨出隊。今年經由協會的安排,也在協會的園區進行手工肥皂與英語、衛生、科學、藝術、教育等相關的教案。

       希望之芽園區位在暹粒市郊區,即使有協會定期的照顧,但資源還是相對的匱乏,教育程度也落後許多。歷屆柬埔寨隊皆會設計一套教案,希望透過教案的實施,能帶當地的小朋友認識世界且學到新知識。而今年希望訂下長期計畫,因此在一般教案之外,還設計了手工肥皂課程給當地村民,期待能帶給他們一些技術,將淘汰的肥皂製做成精美的手工皂,發展成當地特色。我們盡微薄的力量將台灣的資源與愛心帶到柬埔寨,散播著愛與感動,並且透過分享讓這份愛持續傳承下去,希望未來也能夠結合更多資源,讓更多人受惠。

      接下來我們將分享出政治大學國際志工社的團員這十四天的心得感想:


2018國際志工社 隊長 陳怡蓁

        上次以隊員的身份出隊,這次自己變成隊長,要帶領新的一批人一起去柬埔寨。籌備的過程比想像中辛苦很多,除了跟不同的協會合作以外,也因為這次想做與往年不一樣的事情,計劃帶些中長期的教案,所以不斷的討論、修改內容,每週的籌會都要試做肥皂、修改材料或是步驟,以達到最好的結果。

        在希望之芽服務也與我預期的落差許多,因為在去年的經驗中,小朋友都會非常活潑地上台發表,即使台上大哥哥大姊姊不斷提醒要安靜,他們依舊不太受控,導致去年帶教案時,有很多時間花在維持秩序上。但這次來到希望之芽園區,三批的小朋友都非常乖巧,在教課、做早操或玩遊戲時,總會先安靜聽我們講解完再開始做,而且上課也都很專心,認真參與每個活動。

 

2018國際志工社 團員 王聖淳

        服務期間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便是最後一天的一個女孩子,她叫Svey Neth,16歲,九年級。她喜歡讀書、喜歡英文,以後想念大學、想當老師。她甚至不想透過翻譯,努力用英文跟我聊天。一開始,我並沒有能記得她,但我們簡短又簡陋的對話卻讓她記住了我,讓她在我離開的時候抱著我大哭。與其說我是因為多不捨得他們而跟著流淚的,不如說是那一刻我有多愧疚。我愧疚的是我似乎什麼都沒有能為他們做到,我也愧疚我沒有能像她重視我一般重視她。但也是她,讓我思考了很多有關於服務的意義。不管是我們自己隊上的反思又或是和協會人員的交流裡,我們都提到了很多有關於『國際志工的意義』、『服務的本質』等等的問題。

 

2018國際志工社 團員 翁意絜

        第一天我便注意到,他們身上的制服雖同樣是白襯衫黑裙子,款式卻全都不用,而且儘管泛黃、破損了,隔天、再隔天傳來的總是同一套。原來,雖然他們的義務教育為12年,且完全免學費,但要自備學用品,如制服、文具,才能夠入學,而這對多數家庭來說竟是很大的門檻。中午吃飯時路上有許多騎著腳踏車的學生,因為教育資源貧瘠,師資不足,他們分成了上午班及下午班,輪流上課,且上學的路途遙遠,也許要走上一兩個小時,遲到缺席是常態,因此提供通勤用的腳踏車也成為接受義務教育的潛在必需品。

 

2018國際志工社 團員 劉珉彣

        我們想將肥皂教案帶給村民,希望未來有機會與附近旅館合作,創造商機。他們製作的時間比我們預估的快,以切肥皂來說,我們試做時花了半小時,但他們十分鐘就切好了,甚至切得更細;在融化的過程中,因為有組村民帶著嬰兒來上課,因此我負責下去幫忙攪拌,才剛開始幾分鐘我就感到手部一陣灼熱,我很驚訝原來這麼燙,可是村民臉上卻沒見過一點怨言。

        其中一個教案令我印象十分深刻,就是他們把自己的夢想畫在紙上,然後到台前告訴大家自己的夢想。有人想當醫生,一開始我們以為就和台灣一樣醫生應該是最賺錢的職業,但是翻譯告訴我們這裡最賺的是觀光業,所以想當醫生的是想幫助人們而不是賺錢。若是叫我為這些孩子許一個願,我不寄望它們能實現夢想,可是我希望,他們未來會成為自己喜歡的那種人,保持一樣的善良、一樣的單純、一樣想幫助他人的心。

 

2018國際志工社 團員 黃柏鐘

        能參加這次的營隊對我本身來說得到了許多的成長,除了認識很多有趣又團結的隊員,能夠有這個機會到國外看看不同的風景也是一件很難得的事情,我一直覺得不能一直被局限在台灣當中,到了外地有許多地方值得我去看看和學習成長的,到了柬埔寨我知道雖然當地的經濟發展程度沒那麼發達,但是也可以發現他們的建設也十分的迅速,在當地有認識一些青旅的員工並成為好友,在與他們聊天的過程當中我發現,當地的大學生都十分的有遠見,也許是從小就資源匱乏,所以他們對這份得來不易的資源更為珍惜。

 

2018國際志工社 團員 黃鈺芳

        在我負責的教案中,中國結對我來說是一個特別的體驗,在出隊期間我時常思考著我們帶去的是陪伴是知識是歡樂,但這些東西都好虛無縹緲,如果能創造出一個具有紀念意義或祝福等更具體的物件,送予這些小朋友他們沒有照片留念,但能夠透過這個東西做記錄,中國結在我們的文化中有喜氣幸運、帶來祝福之意,而親自動手編織好的中國結佩戴在身上,有些則是小心地掛在腳踏車上,內心的感動無法言喻,想必從今而後每當我看見中國結,那些快樂的回憶、那些可愛率真的臉龐、那些遊戲的嬌小身影,都會一一浮現於腦中,我也希望這些中國結能承載著我們的祝福去保護這些小朋友好好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