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8/10/06 13:00
柬埔寨在地非政府組織「台灣希望之芽協會」曾在2016年秋季義診中發現1名先天複雜心臟病病童,動用各方資源協助男童來台動手術,改變這名柬國男孩往後的一生。第 24屆愛無國界秋季聯合義診團於今年9月13日到9月19日再次出團,馬偕醫院醫師、玉山柬埔寨同仁組成翻譯團共同前進柬埔寨波羅勉省,透過實際行動使柬埔寨偏鄉村民能享有醫療資源。
1名柬埔寨媽媽為了見台灣的救命恩人,特地騎了逾2小時50公里遠的摩托車來波羅勉省近志縣Kanhcriech小學,她牽著9歲的修銘鴻從遠方緩緩走來,馬偕國際醫療中心副主任徐宛蒂難以掩飾心中的激昂,「那個孩子現在長胖了,還會騎腳踏車」,短暫義診的緣分能延續至今,是因為生死交關的2年前,當時義診篩檢出罹患心臟疾病的病童修銘鴻,性命岌岌可危,台灣人伸手救援。
「我們到醫院大廳一樓接他,媽媽就大包小包,我們就覺得說,哇!那時候在柬埔寨的小朋友來台灣了!」徐宛蒂回憶,2年前第一次到柬埔寨來義診,1名媽媽焦急述說男孩的病情,「心跳超乎想像的快、不停喘氣」,醫師立即檢查發現男童心雜音異常,經心臟超音波儀器確診罹患「大型心室中隔缺損合併部分代償性心衰竭及肺動脈高壓」,情況危急,建議需儘快安排手術治療,可是義診只會在柬埔寨待幾天,男孩該怎麼辦呢?
1位熱心的小兒科醫師回台後心裡很掛念,積極向上層反映,經初步規劃動心臟手術至少要60萬新台幣,經費哪裡來?一切事在人為,徐宛蒂為只有一面之緣的修銘鴻募款,台灣人的愛心不容小覷,兒童心臟基金會、玉山銀行捐款,華航捐機票,各方力量湧入,修銘鴻來台動刀順利成行。「雞婆也好,但小生命就延續下去了」徐宛蒂說。
修銘鴻術後恢復情況良好,早餐可以吃三碗稀飯,還不時想要吃點心,他的胸懷留下一條很深的疤痕,轉著靈動的眼眸說:「現在不用擔心跑太快會不舒服了。」講完後,他害羞地扣上鈕釦,學校同學若問他,他就說曾經出國開刀過,可是不想再出國了,「我想在這裡當警察」,修銘鴻踩著雀躍的步伐向台灣醫師叔叔、阿姨們道別。
私人醫院掛號昂貴,醫療診所又離住家太遠,偏鄉村民生了病只能等死,看到受援國需求,馬偕義診團來柬埔寨已邁入第4年。「有專業、有錢還進不了義診,這些南向國家很封閉,有些政府一中政策很明顯,很多細節是眉眉角角,不是想來就來,萬一在海關被卡住,藥被沒收,人被恐嚇都可能是問題。」馬偕義診團找上深耕已久的非政府組織台灣希望之芽協會,資源共享,順利促成義診團。
這次馬偕團隊重回柬埔寨波羅省勉義診,又發現一名小男孩多啦(11歲)比正常的孩子喘,急診醫學部醫師李肇雄進行超音波掃描時發現男孩的心臟擴大,初步評估有衰竭的可能,「可能隨時都會走」受限於當地醫療環境得先搭至少4小時的車赴金邊大型醫院檢查,然而當地醫院光掛號費就高達120元美金,對於病童家庭實在難以承擔,李肇雄醫師聽聞後立即從口袋掏出500美金,囑託儘快帶孩子去檢查,待檢查結果出來後,也才能夠評估如何安排後續轉診到台灣治療。(突發中心朱姵慈/柬埔寨報導)
修銘鴻媽媽為了見台灣的救命恩人,特地騎了逾2小時摩托車來波羅勉省近志縣Kanhcriech小學。朱姵慈攝
本文轉載自 蘋果日報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81006/1439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