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聽我說】捐贈廁所

分享到Facebook(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Line(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微博(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微信(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twitter(另開新視窗)  

文.圖|高捷

「這個組織捐贈廁所給你們,怎麼沒有把他蓋完使用?」

「我不知道這是什麼?」

這是一個三四年前家訪時發生的對話。那一年,一個國際NGO和當地政府合作,在約有10,000人的村落內,捐贈了大約200間廁所。為了讓村民可以自己也投入,不是平白無故接受施捨捐贈,NGO特別做了一個原則,就是只捐贈廁所的基座、馬桶、化糞池,牆壁和屋頂(也就是廁所本身遮蔽主體)要村民自己完成。牆壁和屋頂成本不高,以竹條、棕梠葉製作的話,50美元以內就可以。更甚者,村民可以自己蒐集回收一些材料像是水泥袋、帆布等來簡易搭建。

在柬埔寨村落的廁所,因為沒有污水下水道系統,所以每間廁所都是獨立的,使用單一化糞池來進行處理,將排泄物集中在化糞池內,避免外露滋生蒼蠅,同時遠離水源處。配合村落內的習慣,會使用蹲式馬桶,一旁會有水桶或是小水槽,村民可以去打井水來進行每次上廁所的沖洗。

專案完成半年後,我發現村落內大概有6-7成的村民,沒有按照組織的原則去完成廁所,也完全沒有使用,於是出現一個特別的畫面,在村內隨處可見「露天廁所」。我對此感到非常好奇,選了幾戶進行訪談。文章開頭的對話,是發生在一戶老奶奶的家裡,老奶奶說她那天回家就發現家旁意外多了這個「建築體」,她也不知道這是什麼,因為也不妨礙生活,就放著。換言之,老奶奶並不知道「廁所」,是什麼,在她的生活中如果有生理需求,不會想到「上廁所」,而是就找隱蔽的樹林處理。

當然,這是一個非常單一而且極少數的案例,多數村民沒有完成廁所的原因,主要還是在於家裡沒有多的錢可以去買剩下的材料蓋好,或是還在存錢。也有村民本身覺得這個不太重要,因為家旁就有樹林,在樹林裡上跟在廁所上差別不太大,也就沒有特別在意這件事。

這件事後來得到了解決,我陸續接手進行完成,並讓村民詳細的知道廁所的使用原因和目的,同時提供完整的使用教學和相關疾病滋生的說明。村民逐漸知道資訊,也就慢慢重視廁所的使用,並加以維護、清潔。

這件事讓我學到一件事,就是對我們生活中所謂的習以為常,未必放諸四海皆準,有時我們習慣的一個行為或是說法,例如「上廁所」,未必在每個地方都能有同樣的認知和想法。我不覺得這是一個落後先進、或是貧窮富裕的差距,反而這是一種文化認知上的差異,我們所認定的事實、原則、行為,在不同文化下,會有完全不同的詮釋。

最後分享個小例子,在台灣,如果看見男生穿裙子,我們或多或少都會投以異樣眼光,或加以評論、猜測其背後的性向。然而到了緬甸,傳統服飾中,男生Longyi以布圍繞下半身做裙裝,至今依然流行,政府單位、外商公司也都尊重這個文化並保留,街上隨處可見。

旅行、異國體驗,最有趣也最挑戰的,往往是要根本的翻轉自己的既定想法。

至於在柬埔寨做社區工作,若是單一的去判斷分辨給予、施捨、給魚吃不如教釣魚,容易陷入援助工作的道德難題。每一個專案或是對象,都會有深層的複合性原因,總是要花很多時間去釐清背後的結構。即使看似成功的案例或計劃,也可能會有負面的影響在多年之後浮現。

本文轉載自 Symbodia|柬式符號

粉絲專頁 www.facebook.com/symbodia/